年底单位的事情太多,
为了饭碗,猫暂别公众号有一周多了。
今天不少事情总算告一段落,
猫上来还一还旧债。
这是一篇早就计划写的文章,
最早列了个题目,并没有动笔,
所以今天就来写完。
很多人和猫说,
中药好是好,但是煎药太麻烦,
中药也太苦,我喝不下去,小朋友也喝不下去。
有没有中成药可以推荐的?
或者有没有食疗方法可以推荐的?
对此,猫表示很遗憾。
谁都不想生病。
生了病,谁都想轻轻松松就好起来。
但实际上,生病本来就是身体的平衡出现了问题,
就像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恢复平衡有时候并不是用食疗就可以轻松愉快搞定。
如果需要用药的,就必须用药。
而且,对于一些急重症,
中成药,只能是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从权的选择。
汤药,由于配伍灵活,并且可以按照古方的要求使用足够的剂量,
并且保留了药物的性味,其疗效要远远好于成药。
所以,病人找猫咨询,猫首先推荐的肯定是汤药。
至于煎煮麻烦。。。
对不起,你花钱治病,是想病好起来?还是想干嘛?
至于喝不下去。。。
如果是完全不能接受中药,那没办法,这是与中医无缘。
如果只是嫌弃味道不好,你是想病好起来?还是想干嘛?
在两周前,猫刚治过一例外感。
病人在经期,发热接近40度,胃口一般,没有大便,小便也很少。
因为是网上求助,加上病人家附近没有中药房,
所以猫建议用小柴胡颗粒退热。
并且,猫特意嘱咐,小柴胡的用量可以大一些。
可以一次两三包,以热退为度。
第二天,病人告诉猫,吃了几顿中成药,
热退到38度多,就一直退不下去了。
大小便无明显变化,
并且,出现了咽痛咳嗽的症状,咳时胸痛。
在确认了她的病证后,猫建议改用汤药,
用了柴陷汤加味:
柴胡40g,黄芩15g,党参15g,法半夏15g,生姜15g
大枣15g,炙甘草10g,黄连5g,瓜蒌皮20g,芦根20g
(猫注:1、每个人情况不同,请勿生搬硬套该方剂治疗发热;
2、猫对病人情况比较了解,所以给予帮助,但猫不支持给陌生人网诊;
3、方剂是两周前开的,其间手机故障重装,信息全部丢失,可能还有一两味药遗漏。)
病人服后表示“太苦了”,第二天告诉猫:
一夜之间,热就退了,大小便也通了,咽痛咳嗽缓解。
成药吃一天,加大了剂量,也不能完全控制病情,
汤药吃上一次,就几乎痊愈。
孰优孰劣,显而易见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用小柴胡汤退热,一定要用原方的药物比例。
“柴胡八两少阳凭”,如果一两折算成现在的5g的话,八两柴胡就是40g。
如果是用柴胡苗,剂量还应该再大一些。
假如还是用现在用来疏肝的小柴胡汤剂量,柴胡只用10g或者8g,
是没办法迅速退热的。
这一点,中成药小柴胡颗粒就很难办到。
小柴胡颗粒中的柴胡用量是多少,猫不清楚,
但从历次使用小柴胡原方退热的效果比较来看,
成药中的柴胡用量,一定不是原方的比例,
这个成药颗粒,用来和解少阳,疏肝健脾,或者对付比较轻微的外感,
还是可以的。
但是,遇到发热重症,就力有不逮。
其次,用汤药,可以根据症状灵活加减。
比如上案中,因为病人有咽痛咳嗽,且咳嗽时胸部闷痛,
加上大便难解,所以猫在小柴胡基础上加上了小陷胸汤。
由于还有小便少的现象,所以加了芦根,一方面协助透热,
一方面利小便,一方面补充津液。
这样一来,就比单纯使用一个小柴胡更契合病证和病机。
所以,至少是外感疾病,如果想尽快好起来,
猫个人建议还是克服一下怕麻烦和怕难吃的情绪,
弄点汤药喝一喝。
一般再难喝也就是一剂药的事情。
何况,真的习惯了生病用中药,其实并没有多么麻烦和难喝。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