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的力量》是一本通篇用具体案例解析沟通的经典书籍,已绝版。如需获取电子版,请在本公众号对话框(不是留言)中回复“沟通”,获取电子版链接。
沟通的症结
年龄越大越觉得人与人的沟通真是一个巨大的麻烦。
这条鸿沟常常让人在团队协作中作茧自缚、在热闹人群中自我隔离、在亲密关系中如临深渊、在业务营销中走投无路。
许多文章告诉我们,认知不同是沟通的一项阻碍。
由于关注点不同、信息不对等、身体感官感知不同、立场利益不同、知识视野不同等等原因,沟通中的每个人往往会觉得自己是这场对话中唯一明事理的人,观点相异时每个人都自说自话、谁看谁都看不顺眼。
嗯,沟通中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作为这里最聪明的人,真的好烦呐”~~~
不过,“认知不同”不能解释所有的问题。
另一项原因称为“行为风格”,或者“思维模式”。
验证的方法,是让一伙人来一起做条件信息相对固定、不需要太多知识的案例题。
前两年我上过一堂关于脑能量的心理学课程,讲授的是全脑思维理论的应用。
课堂上有不少案例问题讨论。八九个人分成一组讨论,给出答案。
当时,组里只有一位女同事和我根据自测量表打分评判属于左前脑思维模式。
奇妙的是,我们做所有的案例题,答案几乎全相同。
把老师的答案作为标准答案,对得一样,错得也一样。
我们常常觉得这答案如此显而易见,他们怎么会偏偏选一个这么匪夷所思的。
当“认知”和“行为风格”的不同交织在一起,人际沟通就会形成打不开的千千结。
沟通就是要改变他人
人们沟通的目的是什么?
有人说,语言就是咒语,你只要开口,就在试图改变他人或者他物。
的确,如果可以不沟通就自己办成事,谁还愿意去费那个劲去说话演讲写文章。
沟通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希望别人能够按自己的想法或意愿去做一些事;或者希望别人认同自己的想法。
让别人听你的话,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举个很普通的例子。
假如你乘坐一辆出租车,感到车速有些快,希望司机开慢一点。你会怎么开口跟司机沟通让他慢下来?
你的第一反应可能会说:“师傅,别开太快。”
可是,这对一名很自信的老司机真不见得管用,他很可能乐呵着回答:
“放心,这里我熟得很,这速度一点都不快,平时我这里都开120”。
司机和乘客对速度的感受有差异;对路况和驾驶技术认识有不同;角色的掌控感也不同。
在速度的快慢问题上两个人其实达不成一致。
当然,一般司机会同意慢下来,但他心里也未必认同你的话。
在艾伦加纳的经典沟通书籍《谈话的力量》第十章“要求改变”中应对这个场景,有一句表述:
“我很不满意。你在这路上开这么快,我们随时面临着翻车的危险。我感到害怕。请把速度减到限速以下。”
作者把这个句式归纳成公式:“我很不满意。你[说明其行为],[指出后果],所以我觉得[描述你的感受],[直接要求]”
它表达了几个层面的意思:烦恼的归属问题、描述行为、说明后果、描述感受和直接要求。
我如果是司机,听到这句话第一反应肯定不是辩驳,而是减速。
这个沟通为什么有效呢?
让我们回到行为风格和全脑思维中去。
DISC与全脑思维
职场人或多或少听说过一些DISC原理。
当然你可能知道的名字是“四型人格”、或者是“老虎、孔雀、考拉、猫头鹰”等等。它是研究人的行为风格倾向性最著名的理论,常被用作性格分析和团队管理工具。
李海峰老师是国内从事DISC理论推广应用的著名培训师,他的理论架构中把DISC按照行为风格的两个维度“关注人还是关注事、直接(快)还是间接(慢)”把人的行为风格分成了Dominance(指挥者)、Influence(影响者)、Steadiness(支持者)、Compliance(思考者)四个象限。
以下是DISC核心框架:
以下是全脑理论和脑能量理论框架:
没有去研究DISC理论与全脑理论模型的沿袭关系(严格来说,理论层面这两者估计都没办法被严肃科学所证实),不过显而易见的是,DISC与全脑模型对行为风格的分类是不谋而合的。
李海峰认为每个人都有DISC四种特质,只是比例不同。
他的理念核心是“凡事皆有四种解决方案”,建议在沟通、人际、营销、管理等方面都可以根据情况应用四种风格的对策方案。
在《全脑优势》中对如何有效沟通,作者有一段论述:
“假设沟通的听众具有思维多样性,因此我建议,如果你想确保每个人都“明白”你的意思。最好让每一个重要的沟通点符合所有象限和模式。如果你必须让对方理解你原本的意思,那你别无选择,一定要用上全脑模型中的每一个象限及对应的每一种模式来实现沟通。”
全脑模型四象限内容:
尝试把两位专家的意思做结合,可以理解为:
假设人是有不同行为风格或者思考模式的,我们可以用对方最显著的思维模式的风格做沟通,更好、更放心的沟通方式是运用全部四种沟通模式。
沟通的万能公式,万变不离DISC
关于沟通的书籍中被提及最多的就是《非暴力沟通》。
它提出了简单的沟通四步骤框架:描述观察、表达感受、说出需要、提出请求。
如果我们尝试解析这四步骤,会发现非暴力沟通的内核也是DISC。
举一个书中的例子。
一位母亲可能对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菲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观察),我不太高兴(感受),因为我看重整洁(需要)。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请求)”
瞧,非暴力沟通的简单两句话,正好做到了《全脑优势》中说的“历遍四象限”。
对应DISC或者全脑模型是:
观察—>S[B];感受—>I[C];需要—>C[A];请求—>D[D]
(注:在《非暴力沟通》第五章中对“需要”的阐述多为对感受的理由和目的性的解释,体现逻辑性)
沟通领域有许多不同的理论和框架技巧,按照合并简化的思路,大多数都可以用DISC的框架去对应。
比如,在西蒙.兰卡斯特《影响力核能》一书中,作者根据三脑原理(本能脑、情感脑、逻辑脑)提出了影响力沟通的三步骤。
如处理棘手问题的沟通:应遵循从本能到情感、最后逻辑的顺序,要先表达共情(表示理解情绪),再阐述价值观调动愿景(俗称“画饼”),最后阐述逻辑。
如果把DISC中的S和C合并简化成三脑原理中的逻辑脑,就可以把DISC和三脑原理的做对应。(这种简化可能并不严谨,但不妨碍应用中的理解)
最后总结,沟通的万能公式究竟是什么?
是DISC、也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也是全脑思维。
在我看来,它们都有相似的内核。
结合DISC再反思自己沟通习惯,发现平时的人际交流中,我们最欠缺的可能是自己风格象限对角线和另一个左右半球的思维模式。
比如我是左前脑C型风格,在沟通中最欠缺的应该是表达感受和明确提出请求的思维习惯。
而一个I型的人,他可能不善于诉诸逻辑,也可能不习惯罗列事实,但一般不排斥表达请求。
最后想说,凡事只有愿意沟通才有解决问题的希望。
最怕的是很多人不习惯提出需求,喜欢躲在抱怨背后,暗暗指责对方不懂自己的心思,没有满足自己的需要,为太多不必要的矛盾和误会埋下了隐患。
参考书目:
李海峰《discover自我探索》
西蒙.兰卡斯特《影响力核能》
奈德.赫曼《全脑优势》
艾伦.加纳《谈话的力量》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悦享读书社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