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讲一个应该说是具有比较大意义的题目,这个题目涉及到中药实验研究。因为中药实验研究里面,像中药药理、中药性味这些研究都比较多,而且这种研究大多数人没有什么分歧,但是在对于中药的归经研究中,说实在的研究的人相对比较少,再一个根据已经研究的这些资料,我们发现存在的问题很严重,根本不能够反应中医的归经理论,所以说这一讲的题目就是如何进行中药归经实验研究。
中药的归经理论是中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它进行的理论探讨,促进了归经学说的系统化、规范化,同时为归经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但是至今没有能够确立一个公认的、完善的、能够有效指导归经实验研究的原则和科研方法,我现在要谈的主要是怎么样来确定这个原则?用什么样的方法?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中医归经的概念是什么?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中医是怎么发现归经的呢?它就是在疾病状态下用上某一个药,然后看这个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产生什么样的选择性影响,因此就提出了一个归经的概念。因为这个药吃进去以后不是每一个脏腑都一起有反应的,所以说把对它有反应的脏腑经络称之为所归经的脏腑经络。
这个归就是指归属的意思,经就是指的脏腑经络,也不是单纯的经络,实际上包括脏腑。中药归经就是中药选择性的归属于机体疾病状态下的某些脏腑经络的属性,注意这里是疾病状态下。像有些药在没病的时候你吃上它根本没有作用,当你有病的时候吃上它就有一个明显的作用,说明这个药是归什么经。
中医药的归经都是在临床实践中总结的,根本就不是根据正常人,是根据疾病状态下的人总结出来的。所以归经的研究必须强调疾病状态下。
那么归经实验研究存在哪些问题呢?这是我要谈的第二个方面。在归经实验研究中,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们谈一谈在研究思路中存在的问题,以往的归经实验研究,它的思路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根据中药的有效成分在体内脏器组织中分布的多少来说明中药的归经。这个很容易理解,在这个脏腑中存在的多,那说它归这个脏腑,好像没什么问题。这种思路常用的技术就是有同位素示踪、放射自显影、分析微量元素的原子吸收光谱技术,这是用来看看脏器组织里面某个有效成分的多少。另外一种思路就是根据药理效应,这个有点接近于中医。它根据药理效应来说明中药的归经,它的主要方法就是选定某些特异的药理观察指标,然后观察不同归经的中药对这个指标的影响,从结果来判断它归经,这个与中医临床很相似,中医就是这么来概括的。
第一种思路,从药物的归属这个来着眼,它存在的问题就是忽略了中药归经是从药效观察总结出来的这样一个事实,它仅仅是根据哪儿有效成分存在的多少,但是中药的归经绝对不是按照哪个药在哪儿存在多少来定的,它是根据药效来定的。所以第一种思路存在的问题比较大,但是第一种思路也正好反映了中医认为的既然归这个经,应该在这个经上、在这个脏腑组织里面应该有足够的量,它也符合这个思路。如果按照这种思路来讲的话,口服以后这药物一吸收,首先聚集在肝脏,你不能说所有的药物都归肝经吧,所以说第一种思路,因为它忽略了药效的问题,所以这种研究方法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二种思路呢,是从药效着眼,它不能够确定药物对药理指标的影响是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就是说它直接作用于某一个脏腑经络还是间接作用于某一个脏腑经络?如果是间接作用的话,那你就不能说这个药的归经是某脏某腑某个经络,中医最常说的一句话“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那你不能说这个药进去能止咳嗽就归肺经吧,它也可能安神了不咳了,也可能是舒肝后不咳了,那你不能就根据一个咳嗽止住了就说这个药归哪个经。所以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缺陷,都不能够作为中医研究归经的一个指导思想。
第二个方面,我们再来看看目前的实验方法存在的问题。
用同位素示踪、放射自显影技术,这些是追踪有效成分的,它把中药的有效成分用同位素标记,然后通过分析同位素的分布情况就说明这个药分布在什么地方。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呢?它只在标记有效成分在体内不被分解的情况下,这种标记才有意义。如果你标记了一个碳原子,那么这个化学成分里面有这个,但是进去以后就分解掉了,分解掉了才起作用,那就是说被分解后它的标记部分已经不是这个成分了。你不能把碳原子的分布当成是这个药的分布,显然这个测量技术就有问题。这个作为归经研究技术是不可以的,前提是必须肯定那个药不被分解,那个有效成分不被分解,性能很稳定,性质很稳定。
还有一种实验方法就是环核苷酸的测定,这在临床上也常用的,就是用药以后各个脏器里面,CAMP和CGMP的水平变化,把这个作为归经研究的指标,然后发现药物的归经与脏器的CAMP和CGMP的变化有显著的相关性。虽然是以核苷酸水平作为指标研究归经它有它的客观性,可以根据这些生化指标测量,但是只适用于通过CAMP和CGMP起作用的药物,如果这个药物的作用根本没有通过这个环节,那用这个方法研究归经那你可能就搞错了。我们的中药它是多成分的,它的作用往往是多环节多部位的,所以用这个来做指标观察的话,它得到的结果可能与传统的认识就有差距了。但是也可能证实了传统的认识,也就是说这种方法可能证明了也可能没有证明,这种方法不具有可靠性,证明了,我们可以说它可能是,没证明,也不能说这个药就不归这个经。所以这不是一个确切无疑的可以得出结论的方法。
现有归经实验研究中,我做了一个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九个问题,这些研究中不同程度的忽略了这九个问题中的几个:
第一个是忽略了药物归经是从疾病对药物治疗反应中总结出来的这一事实。药物的归经就是根据疾病状态下各个脏腑、经络对药物的反应来确定的,可是实验所选的动物是什么呢?全部是健康动物,没有一个是选用的病态动物模型来进行归经研究的,那么这个就不符合临床事实,不符合中医讲的归经的这个事实。也就是说没有造动物病态的模型。
现代研究已经证明,健康与疾病状态下同一个脏器组织对同一药物的反应性差异是很大的。比如说不能够透过血脑屏障的青霉素,在脑炎的时候它就轻而易举的过去了。如果用健康动物来做实验的话,怎么能证明古人讲的这个归经是对的还是错的?因为你用的动物就不合适。中医临床上也发现,比如说健康人,健康人服用五苓散根本不产生利尿作用,但是水肿的人服用的话就有明显的利尿作用,五苓散能够调节水液代谢,这就不一样了。不能用健康动物证明没有,就不能够说不能够产生这个作用,这也是第一个问题,就是在实验的时候全部选用的是健康动物。
第二个就是忽略了有效成分归经和单味中药归经之间的差异。同位素标记观察的只是一个有效成分,很多归经研究都是采用的这种办法,由于中药归经是所有药物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说你以有效成分进行归经研究,那么这个结论不能代表单味中药,只是单味中药里面的某一个成分,这样它犯了一个什么错误呢?就是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就是以点带面了,其实点是带不了面的。像有的研究把栀子甙的分布认为是栀子的归经,栀子里面还有很多,不是栀子甙一种成分,这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这就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忽略了现代医学解剖器官与中医脏腑的差异。中医的脏腑和西医的脏器之间是有差异的,有交叉的。现代研究的文献没有一个不是从现代的解剖器官着手,这样得出的结论与中医的归经理论肯定存在比较大的出入,所以说在归经实验研究的时候,务必要注意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差异,你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有参考价值。
第四个方面就是忽略了动物器官和人器官的差异。由于实验研究只能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所以说在动物的选择上要尽量选用与人解剖、生理、病理比较接近的动物,比如说鼠、狗、猴,这些与人的器官比较接近。而与人器官相差比较多的,像青蛙、兔子这些就尽量要避免,把动物与人的器官差异程度要降到最低,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更接近于临床总结的药物归经。像蛙和人差的太多了,不能说这个药对蛙心有强心的作用,就说它归心经。它归蛙的心经,归不归人的心经还不知道,所以说忽略了动物器官和人器官的差异。
第五就是忽略了药物所在部位的浓度与效应关系的不同一性。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很多药物进入人体以后,可明显的聚集在肝脏、肾脏及脂肪组织,但是不一定产生相应的药理作用,它不是聚集在肝就影响到肝功能,聚集在肾就影响到肾功能,或者聚集在脂肪就影响到脂肪的功能,那不一定,因为这些地方都属于储藏的地方,在库里的东西是不发挥作用的,所以说你不能说库里面这个东西多,这个药就是在这儿发挥作用的,不对。所以说有的文献不管药效如何,把口服吸收良好的药物统统归脾胃肝大小肠经,从粪便排出的就说归胆大肠小肠经,从尿排出的就说归肾膀胱三焦经,这个说法就太不对了,是不是?所有药物最后都从尿排出,那不能说所有药都归肾吧,不吸收的都从大便排泄,你也不能说都归大肠吧。这种以药物浓度的高低分布作为观察归经指标显然是忽略了归经是从药效总结出来的这个事实。这个是在归经研究中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
第六个问题,就是忽略了效应部位与归经的不一致性。临床上由于严重脾胃虚弱可产生全身多脏腑功能的异常,比如说心慌啊、眩晕啊,但是你使用健脾药以后,各个脏腑功能相继的就好转,那你不能说归脾胃经的药也归其他脏腑。那就是说它产生了一定的效应,但是并不一定就是归那个部位,归那个经,这是不一定的。
第七个方面,就是忽略了药物剂量与归经的关系。就是由于药物归经是从药物疗效观察总结出来的,而且药效是和药量密切相关的,所以药量大小与归经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比如说小剂量的时候,它只作用于敏感的器官,发现归经的范围就比较小,如果是大剂量那就产生就比较广泛的药理效应,这时候的归经范围也就大了,所以在研究归经的时候,忽略了一个药量与归经的关系。
第八个方面就是忽略了给药途径与归经的关系。像有些药物,比如硫酸镁,口服可以止泻,但是静脉注射就不会出现泄泻,反而表现出镇静安神的作用,那你说前者口服归大肠经,后者静脉注射就归心经吗?而现在很多同位素标记有效成分大部分都是静脉给药,静脉给药得出的结论与传统的口服给药得出的归经结论,这之间可以有很大差异的,很可能静脉给药出现的和口服给药在归经上表现的差异非常大,像硫酸镁,口服的和静脉注射的根本不一样,作用都不一样,这时候归经肯定不一样。所以说如果靠静脉给药研究归经的话,那么古人发现的这种归经有的得到了印证,有的就没有得不到印证。
第九个方面就是重视了药物归经的证实,忽视了药物归经的创新。也就是说现在在研究的时候,都是去证明古人说的哪个药归哪个经是对的,但是忽略了新发现的这个药还有其他的归经。所以说以前的文献都是为了证明中药归经的存在,阐述归经的部位,对不符合传统记载的结果不敢给予肯定或者否定,更不敢对新发现的归经予以肯定。
以上这九个方面就是在归经实验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那么存在这么多问题,我们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肯定这个药物的归经呢?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从以上这些论述我们可以知道,目前归经实验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一个总的指导原则。这个指导原则的确立必须符合中药归经的内涵。因此我就提出了指导归经研究的原则,一个是“病态-给药途径-药量-分布-效应”五统一原则,也就是说我们在做归经研究的时候,要考虑到疾病状态、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分布部位,而且还有相应的效应,只有是这样设计的归经研究,得出的结论才是可靠的。那么其中如果要再简化,就是“病态-分布部位-效应”三统一的原则。如果五统一你做不到,最起码也得用一个三统一,就是疾病状态的模型加上有效成分的分布然后加上相应的药理效应,如果这个都一致了,那你这个归经的结论就是基本可靠的。这是一个总的指导原则,对不同的药研究起来就又不一样,有的药是单味的中药,有的是中药单体,就是中药里面的一个成分,我们分别针对这两种情况提出了以下两种能够确认其归经的设计方案。
第一个就是单味中药归经实验研究方案。那就是“病态模型动物离体与在体相结合药效观察法”,就是首先要造一个病态的动物模型,然后要做离体和在体的实验,两个都要做,这样观察出来才能得出可靠的归经结论,这个方法首先是选用了最接近与人体结构、生理、病理的动物,然后造出相应的病态模型,分别观察药物对离体器官和在体器官的相应作用,如果两者的结果是一样的,那么就可以得出该药归某脏腑。而且这种方法在不需要明确化学成份的情况下也能使用。
大家都知道,离体条件下器官所处的环境避免了其他器官的功能变化对它的间接影响,所以说它的结果多是药物直接作用的原因,这就是离体的时候有一个直接的作用。而由于归经不是从离体实验中总结出来的,所以它又不一定符合从整体观察出来的归经结论,所以还必须结合在体实验,在体实验最大程度的相似于归经理论产生的过程,然而在体实验结果既可能是药物的直接作用结果也可能是间接作用的结果,就存在这种情况。如果说在体实验的结果与离体实验的结果一致,这就说明你无论在哪种情况下这个药一定是作用于这个器官的,而且产生了应该产生的效应,这样的话我们确定的归经就没问题。所以说一定要是离体和在体结合在一起,这样的研究结果才可靠。
第二个就是单体成分药物,尤其是像西药这种,我们要做归经研究的话,单体成分药物归经实验方案应该是什么呢?就是“病态模型动物在体药效加上药物分布法”,这个方法首先是选择动物与人很接近,然后选出相应的病态模型,在观察药效的同时再用现代技术,包括同位素示踪啊、放射自显影啊,如果在这个器官有比较高的浓度分布,又有相应的药物作用,那它们很一致了,我们就可以确定这个药归属这个脏腑,这个方法就符合病态药物分布和效应相统一的原则。由于药物测定多采取的是某一成分,这个方法不适用与成分不明的药物或者多成分的药物的研究,也就是说这个研究方案只适用于单成分的归经研究。
以上是两种基本实验设计,在这个基础上你再把药量、给药途径考虑进来,就可以得出结论了,就是说在什么途径的情况下,在什么剂量的条件下,某一个药它的归经情况是什么样的,这样讲的就更明确了,不至于糊里糊涂,以为输液也是归这个经,口服也是归这个经。剂量、途径、再加上实验得出的归经结论基本上是板上钉钉,最大程度避免了目前归经研究中的忽略掉的很多问题,使归经研究的结论确实可靠,不但能够证实古人对药物归经的认识成果,还能补充前人没有认识到的归经方面,丰富中药的认识。这样就把前面的问题都避免了,所以说我提出的这个原则和这两套设计方案,应该说是非常严密的,可供归经实验研究来借鉴。好,这个就讲这么多。
本文由下火网,一个专注分享上火资讯的网站,转载自国医日志微信公众账号,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