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书友,我曾在今年年初计划推出12期『追索』的内容,按周更的频率,我现在得把这12期内容补上。
本来有点愁,但很棒的是,我在知乎看到了一些符合我预期的问题。我精选自己的部分答题内容做成12期『追索』。
『追索』是我年初想到的一个栏目名,意思是:追问、叩问。我会在这里写我关于一些社会现象的看法,如果你看完有什么感触,欢迎和我交流。
『本期话题』:大批博主转型视频创作,图文真的要没落了吗?
『话题简介』:有一个报告显示,用户在视频的阅读量、停留时长都要显著超过图文。这一年来很多图文作者都开始转型视频创作,比如著名的毒舌电影,半佛仙人,都是视频内容才做半年,粉丝都超过了图文的账号。图文会没落吗?
图文会没落吗?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一下就戳中了我这个从2015年开始接触图文运营的人。
2019年年初,我和几个做了3年左右运营工作的小伙伴凑在一起聊未来的发展,大家都一筹莫展。一来,我们当时就发现企业对视频运营人员的需求猛增,二来,我们认为自己图文运营的能力并不扎实。是转视频运营还是转行?这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下面我一点一点说:
视频形式势不可挡
我2020年上半年一直在阅读传播方面的专著,我发现了几件事:
①每一次传播史上的大变革基本都是由技术推动的。
最开始,人类只是使用口语进行传播,接着文字被发明,出现了文字传播;然后印刷技术出现,进入印刷传播;随着电子技术的出现,又出现了电子传播。这个过程中,报纸是印刷媒体的代表;广播是电子传播的代表。
电子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电视;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互联网,信息开始在PC端传播;手机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进入了移动互联网传播时代。
而视频形式是怎样引起空前注意的呢?对,是因为网络传输速度进一步加大。
②每一种传播形式的普及都是因为传输和制作成本降低。
人类总是在追求更快速,更便捷的资讯传播方式。
网络传输速度加快使得视频的传播变得空前容易。你能想象我们在地铁里用2G,3G的网络刷抖音吗?且不说卡不卡,就是资讯费也贵得吓人吧?
另外,如果在2000—2010年之间提到制作一个网络图文页面,估计很多人都望而生畏,可是今天,使用图文编辑软件进行页面设计已经成为职场标配,开公众号已经司空见惯。
至于在那个年代制作视频,恐怕大家的印象还是门槛很高,需要学习很多专业技能。可是今天,各类软件让我们能快速上手制作短视频。
这些技术带来的变化不可逆,也无法被按下暂停键。
所谓顺势者昌。所以,不难理解大批图文作者转短视频创作的做法。
当然,大家转短视频创作的更直接的原因是:流量和收益。
我最近也在试着做短视频。对我来说,做得好不好是一回事,了不了解是另一回事,但无论如何,绝对不碰是固步自封。
我心里对短视频有一种担忧,它总是让我想到好多年前自己从QQ转到微信的过程。
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我很不习惯这个新软件,在QQ空间发布自己要玩微信之后并没有什么人加我。我身边很多人的状况都差不多。但是,慢慢地,用微信的人越来越多。到现在,我身边基本没什么人在用QQ了。
我们会以这样一种方式迁移到短视频平台吗?如果这种可能性存在,那短视频就是一个绝对不能被创作者忽视的风口。
这也涉及我想说的第二点。
受众是盲目的,批判是永恒的
此前,我和别人聊天,总是提到一个词:永恒的精英式的担忧。意思是说,当一种新的事物、形态出现的时候,总是有人对此充满担忧,并且因为不习惯,他们会抵抗这种新的东西。然而,历史证明,人类趋利的本能总是会战胜理性的批判。
前述的每一次传播史革命都存在这种情况。
反观今天,有人担心短视频形式过分娱乐化,浅薄化,庸俗化,并且以此为理由抗拒它。可是,每一个时代里,大众都会和这几个词画上等号,大众永远是盲目的,是缺少理性判断能力的。
大众等于大流,精英才永远是少数。
对泱泱国民而言,视频形式,人类三俗就是更好理解,就是更方便,就是更亲切。至于高尚的艺术,晦涩的知识,大家就是会本能地抗拒。而教化民众,这……工程实在过于浩大,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我们一直是在这种悖论中向前发展的。每个人作为时代面前的一粒沙,能做的可能只是“尽量做得更好一点”。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来了:图文形式的未来会如何?
图文形式不会消亡但可能会没落
这里还是回顾一下前面提到的传播时代: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
请注意,直到现在,网络传播盛行,但我们还是会交谈,还是会写字、打字,我们还是有印刷物品,还是在使用电视和广播。这充分说明了,一种新的传播形式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一种旧的传播方式的消亡,它们是复线发展。
而网络传播非但没有断了电视、广播、文字、印刷、口语的道路,反而和这些形式紧密融合在一起。
说回短视频与图文:虽然我们是用短视频方式来呈现内容,但是脚本是用文字写的。
文字不仅仅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更是一种逻辑思维方式。从文字产生之初,它的特点就是擅于储存信息,呈现抽象思维内容,信息密度大。
在这几点上,短视频很难做好。视频形式和电视一样,使用视听说几种渠道,擅于进行形象传播,冲击力大,但不利于深度记忆和传达抽象内容。
甚至,在一些高精尖行业,比如,法律、金融、高新科技,文字依然会是主流;在严肃场合,官方场合,比如政策性文件的发布,文字也会是主流。
相比短视频,文字会更像是社会深度勾连的支柱。
所以我认为,图文不会被短视频取代,但可能面上看起来会没有那么红火。
伍小仙,90后,天蝎座,写手&内容运营一枚,有3年+新媒体工作经验,文字功底扎实;平时喜欢看书、听音乐、追剧、旅游、撸狗~
约稿/交友,可以Call我:188-2367-9460(微信同)。
戳下面的在看心想事成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书痴读书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