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书评(社科)
∇
朋友们~好久不见了。我最近一直在学习新闻传播学的一些理论,为了保持专注,从8月起我就没有再更帖了。接下来几个月,我准备调整为每个月更帖一篇。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本比较厚,也比较有思想性的书——来自熊培云老师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这本书我断断续续看了2个多月才看完,期间,我去了一个位于四川的,我生活过很多年的村庄。我一边游历乡村、了解曾经认识的人们的现状,一边看这本书,忽然有了很多不一样的感受。
在分享这些感受之前,还是先介绍一下书。
书的作者是南开大学副教授熊培云,他是江西人,曾驻巴黎,任《南风窗》驻欧洲记者,也曾经在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知名媒体上发布过不少精彩的文章。
他的这本书和刘瑜的书风格有点像,很有思想,很有启发性,能用一种很有趣的语调讲深沉的东西,是我偏爱的那一挂。虽然读这书期间我无意中搜到了熊培云和某女性罗生门式的桃色绯闻,也看到了一些读者对这本书的差评,但我想说:这些并不影响我对这本书的喜爱。
随便贴几处文摘给各位感受一下:
①熊培云说自己很少通过教科书相信什么——
②熊培云讲述“一段荒诞的历史”——
④熊培云说“童话”——
这本书有熊培云亲自回到故乡——江西小堡村做的各种调查结果和见闻记录,也有他对农村命运起伏的诸多见解,让我好多次忍不住感慨:我果然太肤浅。
(熊培云看到的基督教村民生活日常)
我的这种感慨和我的四川之行密不可分。
我过去常常和人们说起我小时候生活的村子,那里有满山的野百合和杜鹃花;每家每户都种了很多果树——从苹果、梨到青皮核桃和板栗,我都是吃自家种的;我会去河里捉螃蟹和鱼;我摘过皂角,也放过羊……我关于那段时光的回忆很甜蜜。
(中国西部农村)
当我时隔近十年回去,我的感受和熊培云回到小堡村的感受差不多:这已经不是我童年记忆中的地方了。
我关注到:家家户户的房子都从瓦房或者平房变成了两三层的楼房,并且都装得不错;每家都有宽带,有大彩电,有洗衣机和冰箱,甚至有热水器,有空调;水泥路直修到各家门口,宽阔一点的路上装了太阳能路灯,路上可以看到政府放置的垃圾收纳装置;很多人家里有机械化的务农工具,一些人家门口停着私家车……
(中国西部农村)
亲眼看到村里物质条件的变化,以至于我想起自己很小的时候用过煤油灯,跟着大家打火把去一个叫“公社”的地方看露天电影的时候有一种恍恍惚惚的不真实感。
(中国西部农村)
虽然大部分人家里依然有田有土,但大家对种地的兴致远不如当年。问到原因,回答惊人地一致:“不划算”。路修好之后,经常有人开着大货车来卖菜和日用品,买的人也很多。
(中国西部农村)
至于我的童年小伙伴:他们结婚很早,都有孩子了,有三位还是二婚。曾经熟悉的同龄人有的在做出租车司机,有的是家庭主妇,有的依然在外省工厂打工。整个村子里几乎都是老人和留守的孩子。
(中国西部农村)
教育方面,可以明显感受到的是,大家对孩子读书这件事的认识比我小时候感受到的好很多。所有人都认为读书是好事,都表示“只要孩子学习好,倾家荡产都要让孩子读”。除了观念提升,当地的学校物质水平也有所提高,营养午餐和图书室之类都有了,只是师资水平依旧堪忧。
(中国西部农村)
我看到的这些情况和熊培云回江西小堡村看到的情况如出一辙,所以《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真的让我倍感亲切。
(熊培云描述自己当年的学习经历)
我想,熊老师从更深层的政治、体制、经济、历史角度带我回头看了看中国的农村,让农村这次变得丰富,厚重起来——
农村的贫穷是复杂的、多元一体的贫穷,它是因为历史、制度、经济等各种交织因素而贫穷;农村和城市深刻而紧密地纠缠在一起,是中国的骨髓与核心;想要剥离农村而发展中国,无异于痴人说梦。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想到自己几年前写下的一句话:只有读懂农村,才能读懂中国。
以前,农村这个词在我心里更多是『物质文化落后,医疗条件落后,教育水平落后,人口素质落后』的集合体。
可是我慢慢意识到,整个中国的积淀和大后方都是农村。中国进入工业社会的时间并不长,在那之前的几千年,我们一直以农业为特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士大夫的东西是来自农业文明,追求稳定与意境的东方文化也是源自农业的发展。
乃至,在中国近代,GCD一直在强调团结群众,从农村包围城市,也强调:在中国,仅仅发动精英是做不成事情的。
(中国西部农村)
所以,我忽然意识到,虽然我每天可以通过网上获取到几乎爆炸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同质化太高,浮于表面,全部怼着发达地区,怼着城市人群,商业气息极其浓厚,但缺少真正厚重的东西和对个体的关照,并没有展现真实的中国的样子。
(中国西部农村)
另外,我关注到,现在网上有不少KOL喜欢鼓吹小资,门当户对,城乡差异,喜欢以俯视的角度来对待农村。但当你从几千年的历史来关照,对应这样的行为,你会发现这种论调确实是精致的利己主义,并且封建腐朽程度很高。
(中国西部农村)
这么说吧:在唐朝的时候,中国就有科举制了。并且,科举和今天的高考一样,是寒门子弟出头的近乎唯一的路径。当时的上层社会主要分成两派,一派是世家,一派是从科举制上来的人,和今天的分化有一拼。门当户对,阶级差异等等从那时候就存在了,并且造成了无数悲剧。
但是,请注意,几千年后,这些话题依然是中国年轻人的公共议题。
(中国西部农村)
在唐朝,知识分子柳宗元是世家子弟出身,但是他没有选择世袭官位而是通过科举考试出来做官。他在被贬到柳州后,帮助了很多人从世袭的奴隶身份中赎身出来,当地的人很感激他,叫他柳柳州;同时,他也写下了《捕蛇者说》这样的反映农民生活疾苦的作品。
(可滑动阅读)
与他类似,白居易这样的上层人士曾发自内心地对一个舞女说“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也曾写过《卖炭翁》。
《卖炭翁》说的是一个老翁穷得没有御寒的衣服,他烧了一千多斤、一车炭,他在一个雪天拉着炭去卖,准备把换来的钱用来买衣服和食物。可是他忽然遇到了宫里人,他们一下把炭拉走了,只给了老翁半匹纱和一丈绫。
我唠唠叨叨扯这么多,倒不是因为自己有多圣母,要“高举为弱势群体说话”的旗帜,我只是诚心觉得现在的有些东西味儿不对,好像人与人之间的某个优雅的部分不见了——
本来也没有几个人是世世代代在城堡里长大的贵族,但是没有几个人看得到生命里邋邋遢遢的部分,没有几个人愿意体谅这个部分,更不要说真诚地去提『对底层的反哺』,或者对自己进行“检视”了。
『猜你感兴趣』
伍小仙,90后,天蝎座,写手&内容运营一枚,有3年+新媒体工作经验,文字功底扎实;平时喜欢看书、听音乐、追剧、旅游、撸狗~
约稿/交友,可以Call我:188-2367-9460(微信同)。
戳以下关键词可以直接阅读相关文章:
「书痴读书」文学类书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书痴读书」艺术/设计类书评
| | | | | |
「书痴读书」社科类书评
| | | | | | | | | | | | | | | 》 | | | | |
「书痴读书」经管类书评
| | | | | 《关键对话》 | |
「书痴读书」心理学类书评
| | | | | |
「书痴读书」文艺地小记
| | | | | | | | | | | | | | |
「书痴读书」个人经验
| | | | | | | | | | | | | | | | |
「书痴读书」生活类书评
|
「书痴读书」外文类书评
|
「书痴读书」其他
| |
「书痴读书」特色书单
| | | | |
戳下面的在看心想事成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书痴读书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