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作者/编辑:伍小仙
| 分类:时评
各位,你们昨晚睡着了吗
是否密切关注了武汉冠状病毒的情况呢
我看着实时更新的数字
感到难以入眠
↓↓↓↓↓↓
2020年1月21日,全国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314例。
2020年1月23日凌晨,全国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549例。
短短两三天,武汉冠状病毒迅速蔓延全国,口罩脱销,引起大范围恐慌。
期间,抗非典领军人物钟南山接受采访并赶赴武汉,武汉实施进出人员管控。日本、韩国、泰国、美国均宣布病例,美国、俄罗斯、印度和朝鲜开始检查中国航班中是否有发烧旅客,澳大利亚和菲律宾也在检查并隔离了可疑人员。
而武汉的第一例病人出现在2019年12月8日。
(本次赶赴“战场”的钟南山)
当我说,这次疫情让我联想到非典,有网友跳出来说:不信谣,不传谣,不制造恐慌情绪——我们已经进步了很多。
真的吗?
(非典时期 消毒)
非典爆发时,我还是一个小学生,但我印象非常深刻:全校紧急集合,感冒发烧的同学立马回家,老师每天背着喷农药的喷雾器在教学楼喷消毒水,整个学校都散发着刺鼻的臭味。而我全程懵逼。
再次回顾非典,我发现,我确实应该联想:
(请重点查看加粗部分)
✦ 2002年12月5日或6日,非典的第一例病人出现病症,并在广东省河源市就医;
✦ 2003年1月2日,河源市将有关情况报告省卫生厅,不久后,中山市出现了医护人员感染病例;
✦ 2003年1月23日,广东省向全省卫生医疗单位下发调查报告,要求引起重视,做好防控工作。
✦ 2003年2月9日,广州市病例超百人,其中有不少是医护人员,其中死亡两例。
✦ 2003年2月9日开始,有关熏白醋、喝板蓝根能预防怪病的传言兴起,市面上已现抢购端倪;
✦ 2003年2月11日,广东省主要媒体报道称,截止2月10日下午3时,共发现305例病人(含医务人员105例),死亡5例(没有医务人员)。305例病人中,已有59人病愈出院,尚未出院的病人都得到了有效治疗,情况稳定;
✦ 2003年3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出了全球警告;
✦ 2003年3月15日后,印尼、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陆续出现了多起病例;
✦ 2003年3月31日,中国推出了《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
✦ 2003年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SARS的致病原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并命名为SARS病毒;
✦ 2003年4月17日,中国政府召开记者会,宣布北京的疫情从原先有所隐瞒报告的37例突然暴增加至339例。
✦ 4月,疫情继续蔓延,研究生复试时间推迟,疫情改为一日一报,高校停课,铁道部放宽退票退款要求;
✦ 截至2003年5月18日,中国大陆地区共计出现非典病例4698例(含医务人员917例,死亡284例),其中,北京占比最高(2434例),其次是广东(1514例);
✦ 5月下旬,非典病例呈大幅下降趋势;
✦ 7月,全球非典患者人数、疑似病例人数均不再增长,非典过程基本结束。
各位,发现了吗?非典的第一例病人也是出现在前一年12月初,医护人员也是在当年1月确认被感染,疫情也是在春运期间大肆蔓延。还有几个惊人的相似点是:
➤ 当时的人们在哄抢板蓝根、白醋,今天的人们在抢购口罩。
➤ 当时有谣言称非典是美国生化武器,现在这样的说法也不绝于耳。
➤ 当时疫情是在病例呈现爆发式增长时才引起重视,现在也是。
➤ 当时非典是从“吃野生动物”开始的,这次也是。
➤ 两次,钟南山都在关键时刻发表了重要讲话。
可以说,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只不过有些相似点让你深感无奈,有些则会让你发慌,比如:
在非典爆发时,一线情况始终没有被及时公布。疫情最早在广东爆发,但官方一直宣称所有病人的病情均在控制当中,非典只是局部发生,患者经过治疗大多已康复或好转没有再发病,不会出现大范围流行。后期,官方媒体报道增多,一般说法也是:疫情已经受到控制。
(非典时期医护人员)
▽
因为疫情资讯没有被及时报道
以及官方坚持说疫情可控
非典爆发时还有很多人跑去广州
看罗大佑的演唱会
其中还有一件争议很大的事:当时的卫生部部长张文康表示,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在中国、北京工作、旅游是安全的,北京当时SARS病例只有12例,死亡3例。他还笑着说,戴不戴口罩都是安全的。但实际上,北京的情况绝非如此——这是一个被严重缩小的数字。
现在是否存在类似的情况呢
我们可以来看看网上广为流传的图
1
1月1日,有人因“传播武汉肺炎不实消息”被查处,1月20日,武汉病例明显增多。而最初,武汉肺炎的消息并不是来自官方发布,而是来自网络流传的一份紧急通知。
2
1月20日前,武汉当地官方及媒体常用语是:总体可防可控,有限人传人,未出现明显人传人。在有官方声音后,“武汉有个超牛的病毒实验室”的民间消息也传开了。
引人注目的还有:武汉著名纸媒楚天都市报1月19日的头版是“百步亭四万余家庭共吃团年饭”,1月20日头版在发旅游券。
除此之外,武汉出现医务人员感染的消息并不是武汉官方发布的。这些情况发生的期间,还有网友发布了上海-武汉地铁对比图,图中的上海市民都戴着口罩,但武汉市民都没有戴口罩。
我们进步了吗?
当初,从出现非典第一例病人到媒体广泛关注,中间间隔了5个月(2002年12月5日出现第一例病人,2003年4月中旬出现大面积报道);这一次,中间只间隔1个多月(2019年12月8日出现第一例病人,2020年1月20日出现大面积报道)。
当初,疫情在出现5个月后引起高度重视,这一次,也仅用了1个多月(出防治方案、实施防控措施、将疫情改为一日一报)。
2003年时,中国互联网才刚刚兴趣,人们主要通过电视看新闻,很难在网上查到非典的相关信息。这是人们哄抢板蓝根/白醋的前提。
而现在,我们可以从微信、微博里轻易获取新闻资讯,尽管这次第一个病例的情况不是来自官方披露,但媒体在2019年12月底开始陆陆续续介入了,并且持续跟进到现在,这比非典时要好。
非典时期,科教片在2003年5月才出,但现在,教大家如何防护的文章和小视频已经广泛传播开了。甚至,国际新闻机构、国际卫生组织也介入得更早。
非典爆发时,医护人员没有防控经验,更没有防控意识,处于懵比状态,专家在早期判断中也出现了失误。但这一次,专业医疗资源介入得更快了,定性也更清晰。
中国社会主力军“90后”里还有文盲吗?这群都受过9年义务教育的人正在为“劝说父母做好防控准备”而苦恼,可以说,年轻一代中国人哄抢白醋、板蓝根的几率会小很多。
那么,进步意味着做得够好了吗
当然也不是
我们还应该关注到更多
比如,我们确实做好迎接一场大战的准备了吗?
“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同属冠状病毒,基因分析显示两者至少有70%相同性。它们是少数具有感染人能力的冠状病毒,同类但不是同一个病毒。”没有人下结论说,这次的病毒致病性就比SARS弱。
疫情可能已经比较棘手了,可这种突如其来的情况还可能使很多矛盾变得更尖锐:在非典爆发期间曾出现过临时医务人员逃跑,患者不愿被隔离而抗拒安排,患者不信任医疗机构导致医患矛盾激化,甚至隔离人员企图自杀的情况。
我关注到,在武汉冠状病毒事件爆发期间,还有其他地方有伤医、杀医事件出现。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如果医患矛盾再一次激化,我们能应对得更好吗?
(非典时期有医护人员因感染殉职)
还有,当初非典爆发时没有特效药,是病人出现什么症状就给什么对应的药(发烧给退烧药,感染给抗生素),还用了激素进行治疗,但是,非典褪去后,一些保住性命的人却出现了股骨头坏死的情况,他们变成了残疾人。而且,因为隔离和突发情况冲击,部分患者、医护人员后期出现了心理方面的问题,如重度抑郁和躁狂。
国家对一部分痊愈的病人给予了资金补助,但这没有对他们的生活起到很大帮助。
这一次,对这些后期情况,我们能应对得更好吗?
再比如,在争论和监督方面,我们的立场是否可以更加坚定?
对那些强调我们应该绝对信任主流信息的人,我想说:我们有合理的知情权,我们需要的是真实的安全感,我们不需要虚假或者延迟的信息,也无需盲从。
这是一个全民记者的时代,传播速度决定了,媒体所获得的信息常常会比个人要晚,当媒体必须在广告主、各种组织机构之间平衡时,公信力必然下降。在后真相时代里,没有人应该盲从。
我们有权利发出质疑,有权利进行争论。
新闻从来不是单方行为,而是将资讯传播给受众的交互过程,无论什么时候,受众的反馈和争论都有存在的必要。可以说,输出和反馈之间,我们在共同还原事情的真相。理性不意味着不发出任何声音。
人们之所以看新闻,是因为渴望了解身边发生的真实情况,渴望对未来做出预判,渴望安全感。这种最基本的诉求也是新闻存在的基石。反驳和争论都是正当的监督。
杂乱的声音好过鸦雀无声。
最后,我想说:
人类自古就经历着大型灾难的考验——天花、鼠疫、地震、海啸……或许还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是一个坚韧但并不绝对强大的种族,有时候,我们还非常健忘。
当初非典的褪去并不是因为人为的绝对控制,没有人能清晰解读非典的来和去,它仿佛是一种警示:人类并非无所不能……不论我们今天做得比17年前好多少,都是用生命换来的。
『猜你感兴趣』
8、
戳下面的在看心想事成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书痴读书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