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主张做足疗保健产业要有喜好。因为目前产业在阵痛期,市场在博弈中震荡,会给很多从业者带来不安全感,如果没有喜好、没有兴趣很难坚持长久。但是足疗保健产业是否坚挺,还要从发展角度看问题,还要从政策、资金、人才、模式四要素需要产业人士多去关注。
【政策】
2013年国家出台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七个方面做了解读①放宽市场准入。②加强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③优化投融资引导政策。④完善财税价格政策。⑤引导和保障健康消费可持续增长。⑥完善健康服务法规标准和监管。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政策基本传导给市场以利好消息,对资本及人才和模式的配置起决定性作用,需要足疗保健产业反思的是如何转型应对政策的变化,政策中并没有对提及足疗,说明政府对它的认知依然停留在休闲层面,产业需要做的是转移到技术层面,转移到康复及社区服务层面。
【资金】
目前产业的资金量不大,资金的走向容易受政策及市场需求的影响,大方向虽然不错,但目前足疗保健产业链条尚比较脆弱,资本投入不大就对人才的感召力不大。由 于投资缺乏科学规划,很多热钱在进入足保健产业后出现了盲目投资现象,由于过度拼装修,大部分资金流向了建材及配套服务业,没有把资金重点流向到如职业教 育等能真正推动产业进步的环节,这是认知问题,值得反思。
一旦有新的商业模式出现并被社会肯定,资金大量流入不是问题。所以不是产业缺资金,而是对资金的感召力不足形成了投入的恶性循环,从投资热--经营遇到困扰--投资失败--恐惧,对产业的杀伤力较大。
产业属于经验型投资,近几年外行独立进来的资金成活率不高,相反以直营连锁经验发展的诸多老品牌成活率较高,但是思维固化、资金量不大又是老牌足疗保健企业的弱点。
【人才】
人才问题仍然是最大心病。从质量看一线从业人员农民工较多,产业整体的知识结构偏低,而且部分产业易受年龄影响。未来从业人员如不从知识结构、年龄、性别、 区域上做延展,产业前景还会遇到很多困扰。区域上做延展首先要解决农民工城市就业的长期性问题,要解决其子女教育、住房、养老保险等问题才能够促进其“以 城为家”。目前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员工成长规划、职称评定、养老保险等问题在企业层面尤为突出,很多都没有得到解决,这无疑使从业人员增加了不安全感, 从而影响到店铺的经营战略规划。
从社会氛围上看足疗保健产业人员的地位需要提升,很多人不愿意加入如足疗保健产业是因为社会地位偏低,尤其是90后或未来00后对个体尊严的需求越来越高,使得目前的人才招聘普遍遇到瓶颈无法突破。
从工作时间上看足疗保健产业很多产业中营业的时间与足疗的价值主张相悖,无法真正让消费者认同。未来发展应该从媒体引导、社会宣传、经营模式调整等方面规划科学的营业时间如上午9点至晚上9点,这样会增加产业招聘的吸引力。
【模式】
模式来源于引导市场消费,基础还是市场需求或潜在需求的指引。目前足疗保健产业还停留在单纯的店铺按摩服务上,赢利模式单一,管理虽然沉淀了一些经验,但在 经营人性和成本观念上还有比较大的冲突。大部分企业无中长期战略规划,普遍没有方向感,经营中比较短视、浮躁。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很多店铺已经逐步失去 市场。
现有足疗保健企业的模式转型有多种选择可参考,比较成熟的有店中店模式、酒店餐饮融合模式、诊疗模式、休闲一体化模式、社区模式等。
吴保青个人认为,未来足疗保健的商业模式趋向于产品销售+技术服务+养生心理咨询的模式,更加回归人们对“睡眠、情绪、食疗、运动”的养生需求。随着文化的扩张,传统的中医保健经络调理也会慢慢回归社会普罗大众的需求,走向规模化,也会走向社区化。
本文由下火网,一个专注分享上火,降火,败火资讯的网站,转载自微信公众账号中易智足管理咨询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