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查看作者
  • 中医养生坊告诉你应该如何进行脾胃养生

    某网友:徐医生,你好。我想问孩子皮肤方面的问题。我的孩子手指头长湿疹,看了几年西医,越来越严重,抹了药好点,不抹就更严重。后来看中医,发展成手足癣了。5岁就开始用外用药,到10岁就突然出现心脏问题。天天擤鼻子,特别爱上火,流鼻血,大便不正常,两三天一次,有时5天才一次,小时候爱发脾气,现在稍微好点儿。想问这样的孩子该怎么调理?
    中医养生坊告诉你应该如何进行脾胃养生

    徐医生:你好,你家孩子5岁开始手脚有湿疹,各种治疗到现在还没好,从你的描述来推断,你家孩子肝火偏旺,脾虚是肯定的,肺阴不足。脾主四肢,湿疹是脾胃不能将体内的湿气运化出去,表现在皮肤上就是长疹子,肺主皮毛,皮肤的问题也是肺的问题,他是典型的肝火旺盛的孩子,小时候脾气不好,肝火没有很好的调理,肝火犯肺,将肺阴烧灼干了,肝火横逆过去犯脾胃,脾胃受到肝火的抑制,不能很好的将湿气运化出去,所以湿气一直都存在,并且排不出去,就在手脚皮肤上表现出来。这个孩子如果要进行体质上彻底的调理,调理方案建议是:首先您可以使用肝清保,将肝火慢慢疏导下来,清下来,用一段时间,火没有那么旺了,脾气不暴躁了,喉咙没那么干了,不那么上火了,孩子比较平和了,可以用脾胃保来煲汤,鉴于孩子皮肤干裂,有口子,有湿疹,可以添加10g玉竹,10g枇杷叶,枇杷叶不苦没有味道,可以将精华物质带到皮肤上,走肺络,坚持下来,看看孩子的皮肤有没有好转。还有一个建议是晚上孩子回来后,9点左右可以给孩子用海盐水泡泡脚,泡脚时给孩子按摩一下太冲穴、足三里穴,看湿疹会不会慢慢好起来,注意事项是不能脾气暴躁和熬夜,煎炸上火东西要少吃,牛肉、螃蟹等海产类发的食物,还有烧烤烧鹅等不要吃太多,它会让湿疹反复发作,很难好。

    五脏总论:心、肝、脾、肺、肾

    《素问 五脏别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时也。”五脏的基础特点是藏精气的,精气越多越好,六腑是我们的消化系统,起到消化吸收, 再排出糟粕的作用。脏贮藏精气,所藏精血不应该无故外泄,应保持充满,使其能充分发挥正常的生理效应。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脾

    脾属土,土缓稼穑,土有生化、承载、收纳的属性。

    脾生理功能:主运化、升清、统摄血液。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和胃是机体对饮食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的脏器,机体生命活动的延续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

    一、脾--主运化

    (1)运化水谷

    1、帮助胃肠将饮食分为精微和糟粕---消化

    《注解伤寒论》:“脾,坤土也。脾助胃气消磨水谷,脾气不转,则胃中水谷不得消磨。”

    2、帮助胃肠---吸收

    3、把吸收的水谷精微运输到全身---散精

    《素问 厥论》:“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

    脾的运化水谷功能渐退,饮食物得不到很好消化,水谷精微不能很好吸收输布,会出现腹胀、便溏、完谷不化、食欲不振、倦怠、消瘦等症状。

    (2)运化水液

    脾---吸收、输布水液,防止水液在体内过度停滞。脾把身体多余的水液及时转输,化成尿、汗。脾运化水湿功能失常,水液停滞,产生湿痰饮,则出现脾虚生湿、脾为生痰之源、脾虚水肿。

    《素问 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二、脾--主升清

    “脾气主升”:脾能升清,则水谷精微才能正常吸收与输布,气血生化有源,机体生命活动旺盛。脾不升清,则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腹胀泄泻。《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泄泻。”脾升胃降为人体气机枢纽,维持内脏在正常的位置。脾气不升举,中气下陷,则内脏下垂,久泻脱肛,临床常用补脾气、升清阳法治疗。

    三、脾--主统血

    统,统摄和控制。脾统血--脾有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不使其溢出脉外的作用。

    《金匮要略注》:“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气的固摄血液功能渐退,可使血逸出脉外而见各种出血,如肌衄、便血、崩漏、尿血等,称作脾不统血。

    四、脾虚的表现:

    脾之气血来源于水谷精微,脾胃气血旺盛,则生机勃勃。脾之气血不足,功能减弱,运化无力则纳少便溏,升清无力则上气不足、头晕目眩耳鸣,或中气下陷而内脏下垂,统血无力而出血。

    (1)脾阳虚,见泄泻、纳少、浮肿、四肢不温;

    (2)脾阴虚,见口干唇燥、形体消瘦、手足心热;

    (3)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胃为阳土,喜润恶燥;

    (4)脾五行属土,阴中之至阴,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互为表里;

    (5)脾主四肢---脾不健运则倦怠乏力或萎弱;

    (6)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脾胃和则口能知五谷,口唇红润,泌涎唾助消化。脾胃有热,易生口疮,脾为湿困,口中淡而无味,或甜,或粘腻;

    (7)脾在志为思---思虑过度、所思不遂,则气结,使脾气不行,导致脾的升清运化失常,不思饮食,脘腹胀闷,眩晕健忘等。脾胃有热,特别是胃热时,口气很重,大便不通,热往上走,口臭,湿热困脾胃,也会口臭;

    (8)过度思虑则伤脾。

    五、脾虚的调理:

    一、可以用脾胃保煲汤

    脾胃保提供膳食营养支持,常规体质保健,尤其适用于厌食、胃纳不佳、生长发育缓慢,舌淡,苔白,面色恍白,神疲乏力等属脾胃虚弱证候者。

    功效:健脾益气,开胃消食,益智助长。

    调养脏腑:脾、胃。

    主要药物:太子参 茯苓 淮山等。

    煮汤时可使用瘦猪肉、猪胰、排骨等,脾阳虚者亦可使用土鸡、鸽子等禽类,脾阴虚者可用水鸭等,加入无花果1个,加水1500ml煮汤。

    随证加减:口干、失眠者加玉竹10克麦冬10克,腹胀痰多者加陈皮10克,内脏下垂崩漏血不止,痔疮则加北芪20克、白术10克。

  • 0
  • 0
  • 0
  • 276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
    粤ICP备2021099847号 心理测试 数据库免费下载入口 青少年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 亿达手游网 百外常识网 心情日记 日记大全 文辞网 生肖 剧情网 无弹窗小说网 美国能量咖啡 淘宝联盟 国外 深圳注册公司 戒烟贴 火车脚本网 小说圈 植发 蛋白粉 影视新闻 趣闻网 吃瓜网 风水网 今题网 外语人才网 商标注册 税务筹划 北京注册公司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