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健康饮食走进宾馆饭店和家庭,才能真正治本,才能把以防治“四大疾病”(心血管、脑血管、糖尿病和肿瘤)、贯彻预防为主,“不治已病治未病”放在战略地位,成为人人都关心饮食与健康的大问题。
饮食与健康、食品与安全已成为当今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饮食结构的改变,饮食健康与否和致病的问题日益突出。宾馆饭店和家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这里的饮食安全直接影响着大众的健康。餐饮业应纳入健康服务体系,这对国民健康状况的改善将大有裨益。
合理膳食是健康基石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2年在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其实烟酒也属于食品内容,把饮食放在第一位,这样“四大基石”中饮食就占了一半。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位置是何等重要。
饮食既是活人之本,又是导致代谢性疾病的大敌。为什么这么讲?原因在于现代人的饮食结构变化与代谢性疾病息息相关。当前,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那么,什么是代谢性疾病呢?所谓“代谢性疾病”,是指由于饮食引起人体代谢变化的紊乱而所致的疾病。即食物中的营养素缺乏、过剩或失调所招致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中的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中的脑溢血、脑血栓和脑栓塞;糖代谢障碍引发的糖尿病,以及多种因素引起的细胞变化异常发生的癌瘤等,已占人类死亡率最高的前四位。代谢性疾病对人类的威胁已取代了传染病的位置,使疾病谱发生了变化,并决定了医药开发的主攻方向。
此外,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院历时五年的研究结果认为,10种人的生活方式易患癌症。即:肥胖、饮食油腻、爱吃肉却少食蔬果、大量饮酒、重口味爱吃咸和腌渍物、吃槟榔、抽烟、活动少、压力大、易焦虑等。分析这10种人的情况,可以发现其中与饮食有关的占了8项。
饮食怎样才算合理?所谓合理饮食,应包括营养物质(要素)齐全,结构合理,满足生理和劳动需要,合乎饮食卫生要求。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的合理膳食,有八条标准:第一、食物多样,以谷类为主;第二、多食蔬菜、水果和薯类;第三、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第四、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第五、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第六、吃清淡少盐膳食;第七、饮酒要适量;第八、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事实上,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吃法。代谢性疾病是吃出来的,我们完全可以把吃出来的疾病再吃回去。
“药食同源”重在“还药于食”
其实,最早食和药是混在一起的,称为“药食同源”。何时把吃的食物分成了食与药了呢?在《神农本草经》中,收入了365种,分为三类:上品为君:主养命以应天,为食(120种);中品为臣:主养性以应人,为食兼药(120种);下品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为药(125种)。就这样,用来“养命”的就称为食物了,把“治病”的就叫药了;既可作为食物又有药物作用,主“养性”以应人,为食兼药,则属于保健食品了。《黄帝内经》中论饮食结构与功能也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过去,现代医学认为饮食组成必须具备六大营养要素,即:蛋白质、脂类、糖、水、维生素、矿物质(无机盐),缺一不可。后来发现,如果人只吃不含纤维素的精品食物,会影响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于是又把纤维素列为第七营养素。继而研究发现,某些食物既含有营养素,又含有特殊的物质(如苦瓜中,除含有营养素外,又含有一种类胰岛素物质,称为“植物胰岛素”),参与生理调节,而在病理生理情况下,又发挥治疗作用,可参与防治某些疾病,起到辅助治疗作用。作为保健品,可称为第八营养素,这将是下一步需要开发的重要内容。
事实上,随着对代谢性疾病研究的深入,以及饮食多功能作用机理的研究和食物中新物质的发现,将扩大“食兼药”的种类,有可能把更多的中药作为食物,“还药于食”。食物中的特殊成分在病理生理情况下,发挥调节作用;在疾病情况下药食结合,可发挥辅助治疗作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新公布的药食两用的100种中药,增加了保健食物的内容。如百合、丁香、葛根、山药、山楂、木瓜等都在广泛食用。随着保健食品的研究,有些药用中药也有待“还药于食”。丰富和发展我国饮食结构,有利人们身体健康。
在此,要正确认识“食疗”与“药疗”的关系:代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根本措施,在于合理的膳食,发挥营养成分的正常生理作用和特殊物质成分在病理生理情况下的调节作用。药物治疗是当人体发生了疾病,特别是对于急、重、危症的对抗疗法,而“食疗”不可能起到替代药物的作用。只有药食结合,标本兼治,才是防治疾病的正确选择。
特别要指出的是:过去由于商业炒作,夸大了保健食品的作用,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需要给予“正名”,使保健食品在现代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得到健康的发展。
饮食健康从餐饮抓起
当今,饮食与健康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开始注意饮食的保健作用。哪些食物有保健作用,哪些食物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哪些食物可以防癌?
预防“食源性疾病”,要从每一个家庭做起,宾馆饭店也应列为重点。否则,医院在治疗代谢性疾病,而饭店每天在“制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
代谢性疾病主要是“吃出来”的,不要把饮食变成“第一杀手”。餐饮业既是健康产业,更是关系到全民健康的事业。宾馆酒店与人民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人们社交的重要场所,饮食健康也应当从宾馆饭店抓起。
我们无法统计国内到底有多少餐饮企业,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随处可见的大大小小的餐厅,几步之内就能够找到一家。饮食丰富了,食用就要合理。为了民族的健康,根据饮食营养和保健的需要,应改变目前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制订多种食谱方案。宾馆和饭店在采购安全食品的基础上,也应请营养师根据饮食搭配,从营养和保健角度制定不同规格的餐饮,合理搭配,防止饮食失调和失控,预防“食源性疾病”。
医学已把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防癌作为重点研究和防治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必须改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这正是宾馆饭店和家庭的重要任务,否则,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肿瘤的治疗也只能说是治标不治本。因此,让健康饮食走进宾馆饭店和家庭,才能真正治本,才能把以防治“四大疾病”,贯彻预防为主,“不治已病治未病”放在战略的地位,成为人人都关心饮食与健康的大问题。
在此,我们提出“两个观念”、“两个口号”、“三个作用”。两个观念是:宾馆饭店应纳入人民健康事业的卫生保障体系;饮食文化应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两个口号是:吃出品味,吃出健康!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吃法!三个作用是:做到饮食防病,食补胜于药补;传播饮食文化,促进社会文明建设;指导家庭饮食烹饪,发挥传媒作用。
那么,健康饮食如何走进宾馆饭店乃至家庭呢?应当以国家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部门为指导,以学会、协会学术团体为主力,以宾馆饭店为窗口,以新闻媒体传播为途径,最终做到社会广泛普及,人人共知,家家必用。如此,方可使饮食与健康这一人类的永恒主题,成为一项惠及百姓的社会公益活动。
在具体行动上,还可以由相关部门组织专家编制一套《饮食与健康》的系列科普读物,推动这样的医学科普读物进宾馆、进饭店、进家庭、进病房,宣传普及饮食与健康的科学知识,服务社会广大群众,扩大社会影响,让这些场所成为健康宣传的服务阵地,使群众得到饮食与健康的生活指导,最终实现大众普及。
还可以对宾馆饭店的烹饪人员开办专题讲座培训班,提高对饮食防病的认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组织新闻媒体的电视台和报刊,开展饮食与健康专题讲座或问答,以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引导。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等行政部门,应树立宾馆、饭店健康饮食的典型,大加宣传和表扬,以促进健康事业发展。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