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作者/编辑:伍小仙
| 分类:书单
▼
各位书友
去年,老是有人给我提建议,让我开书单。我拒绝了,因为我知道书单是很私人的事情,每个人的阅读偏好不同,理解能力也不同,我喜欢的你不一定会喜欢。我不想做吃力不讨好的事。
而且,我和机构不一样,我不靠这个挣钱,我可以使唤的员工就是我自己。所以我没办法一次给你开个几百本书……中国爱看书的人很少的,机构也在掺水,我要是这么开书单,肯定是骗你的。
再有,开书单很忌讳“装逼”。我去年泡知乎比较多,但是,我发现那些跑出来开书单的人基本不靠谱,他们都是东抄抄西抄抄凑出来的书单,十有八九没看过书。我自己就吃了很多亏,认认真真看了不少这些书单里的书,然后发现:被坑了!很浪费时间。
我很讨厌那种整天在朋友圈装逼,一天到晚发自己看书,实际没几桶水的人。真诚很重要~
所以,我坚持亲自看,写真实感受。今年,我感觉自己对图书市场的评价会比往年更中肯、准确,所以,我决定出12份书单。我不一定是推荐书,也可能是帮你排雷。
今天,我先上第一份:畅销轻阅读系列。这个系列里主要是大家经常在卖场和图书网站首页看到的书,这些书销量都不错,质量也还OK,但是深度不咋地。
∇
说白了
这些书就是大众通俗读物
有被捧高的嫌疑
可以读一读但不用太认真
熟悉我的人应该知道,我怼过大冰。很熟悉我的人应该知道,有很多大冰的粉丝来怼过我。但是,我没有撤销过我对大冰的负面评价。
他的书就是餐桌、咖啡馆轻阅读书籍。还有,他的书经常搞打折促销,所以会被一些场馆买来当装饰品。当初,我也是看好多人晒他的书所以我去看了,然后就呵呵了。他的书营销成分很大,是市场化运作很明显的书籍,主要针面向学生群体和女性,作家本人好色且虚伪。
我可以忍受你说他写得还算有意思,但是我不能忍受你把他捧太高。
这本书呢,我不讨厌,但我也不喜欢。它描写上有一些瑕疵,看的时候觉得还可以,但是合上书就不记得它说过些什么了。我那时候很怀疑,感觉国内出版社这几年引进的书不是很靠谱。
国内国外的图书市场,出版市场状况是相似的。这意味着国外也有很多书是卖得很好但深度上不去的,可是,这些书的销量可能成了别国出版社决定引进的原因。
去年我就关注到,有新闻报道说国内的言情小说被翻译成外文放在国外网站后人气非常高。所以……
《地下铁道》讲的故事和黑奴有关,算是挺催人泪下的题材。不过,这书一般般。这么说吧,我看书都是带着笔的,但这本书我勾画的次数是个位数。同样是比较沉重和宏大的题材,我比较喜欢石黑一雄的《远山淡影》。石黑一雄能把那种压抑、蓬勃的情感用一种更具爆发力的形式表现出来,《地下铁道》则显得比较轻飘。
我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锅。总之,尽管里面的故事很沉重,我却很少能感同身受。
《目送》《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三本我都看完了。我一个朋友给出的总结挺中肯:有些书就是……看一遍就再也不想看了。
是的,龙应台这系列书就是这样:也不是说不好,但也没那么好。
台湾作家很擅长写散文,他们确实能写出生活的那种滋味。但是,这几本书能销得那么好主要还是因为这样的书入门门槛低,好懂:家庭生活,谁没有啊?亲子关系那点事儿,谁没点体验啊?所以这些书很容易引起共鸣。
这么说吧,书很难雅俗共赏。要想快速攻占市场就不能走高端路线,不能局限在某个专业领域。你想让越多人看你的书,你就必须做得越通俗易懂。
所谓畅销,就意味着大众,所谓大众就意味着通俗,所谓通俗,就是十有八九没深度(读者的理解能力有别,书的理解下限越低,看的人就越多)。
我看的是苏缨这个版本。
大家去书店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纳兰容若和仓央嘉措一样,是很多作家的创作题材。可能因为他们的民间故事比较多,又很符合少男少女对浪漫的憧憬吧,市面上和他们有关的书很多,选题五花八门。
我看的这版还可以,卖得不错,评价也还好。我是学生时代看过的了,但是若干年后回头翻翻就发现:也就那么滴吧。
可以给大家一些豆瓣评论做参考:
应该是17年吧,好几个月时间里,《解忧杂货店》都是畅销榜冠军,经常缺货那种。有些买《解忧杂货店》的读者还极力向我推销《时生》。我看到这种情况当然忍不住找来看看了,But,看完之后我怀疑大家是不是认真的……
我分析了一下情况:首先,东野圭吾是一个特别、特别高产的作家,他的书籍能占满一整个西西弗书店文学畅销展台。其次,他的学生粉很多,在中国,学生又是阅读人群的主力军。再者,出版机构新经典是目前市面上做得还不错的一家机构,营销水平也比较跟得上趟儿。
所以……喜欢的就喜欢吧,不喜欢就不喜欢。我就不喜欢。
这本书很薄,几个小时就可以翻完的那种。它能长期保持畅销确实有点传奇的味儿:这书收录了一个买书人(作家)和一个书店店员之间的书信,而书店所在的位置曾是一条著名的书店林立的街道。
后来,书店倒闭,街道风景不复往日,作家过世……可能因为这些吧,这书带有一种西方的浪漫色彩,很容易勾起爱书人的一些情绪。这本书的故事还被改编成影视作品,这巩固了它在图书市场的地位。
我还算喜欢这样的书吧,但我必须老实说:还是轻阅读,翻翻就好。
这两本书是在杨绛先生过世的那段时间热起来的,是一些人生感悟、随笔。
我以前有在文章中提到过,我认为这两本书的热销和杨绛的身份有很密切的关系,它们其实没有那么好。在我做出一些负面评价之后,也有读者来驳斥,认为我年轻气盛,或者水平资历不够,不配做这样的评价。
但我觉得不存在这种道理,我和名人、和大佬之间是平等的。从我的阅读量看过去,它们就是重量不足。
这一次,我还是把它们列到轻阅读书籍。什么是轻呢?这么说吧:每家书店中都会放一批“经典书籍”,也是书店的镇店之宝,是每家书店都必须放的一批书,比如《红楼梦》。杨绛的这两本书能有镇店的功效吗?
这三本书都是经管类的。当然,这些年国内的畅销新书通常都是经管类的。文化如此,商品经济社会嘛。
先说前两本吧,我当时觉得自己的文字功底不够用所以我在找文案类的书,那段时间,这两本书卖得很好。推荐的人跟我说:哎哟,这两本书简直……醍醐灌顶。而后一本呢?因为我在职场里不太会讨巧,以为是自己不会说话,所以想学习一下。推荐的人也是一翻天花乱坠地夸。
真的,从这儿你就可以发现了:现在信息特多,垃圾信息也是。一传十,十传百,结果我们的精力都花在不值当的地方了:学得越多越失败。我们应该花更多精力去选择书,而不是抱起一本书就狂啃……
这三本书都是“二道贩子”,拾人牙慧,没有釜底抽薪的功效,浮于表面,看完就忘。
请大家小心新书,和打着书的幌子割韭菜的黑心商人
嘿嘿,我曾说过:我对王小波的喜爱就是:看到他那张丑脸,我就心花怒放。甭管现在李银河引起了多少争议,在我心里他们一起度过的岁月都是香的。
王小波的书,我是一本一本挨着看过来的,那骚气冲天的文笔和悲天悯人的内涵有几个男人有?就是因为在我心里他好得不得了,所以我挺讨厌有些附庸风雅、装腔作势的假文青跟我说他喜欢王小波(他们不配)。
我觉得王二应该小众一点,才能显出他的珍贵——现在,真正好的东西都小众。大众了,经常就变味儿了。
王二可以写出很厚重的东西,相比之下,《爱你就像爱生命》这样的书信集就显得比较轻。我会去买它,也会把它摆到书架上,但这是出于我对王二的偏爱。
我挺讨厌这两本书,特别不喜欢作者说话那味儿。和王二对比一下吧:我分析,当代青年之所以喜欢王二,主要是因为大家喜欢他的骚话,因为大家平常也是这么说话。
《自在独行》和《皮囊》的作者的语气有点儿中小学教科书那味儿,很父母辈儿。都是写家庭,生活感悟,我读着老犯恶心,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自在独行》有股上台诗朗诵,又红又正的味儿,《皮囊》呢?有点儿假,不实在,矫情——读着读着嗅到一点那味儿,读着读着又嗅到了。
随便读一读就好。
这一期就说这些吧,以后如果有可以放到这一类的书,我就直接在下面留言。顺便,我发现豆瓣的评分大部分时候是中肯的,8分以下的通俗读物基本不用看,专业书籍可以考虑。
这一期,我本来还想把《文案训练手册》《东京一年》《设计的细节》《如何成为一个妖孽》《致年轻律师的信》《我敢在你怀里孤独》《偷影子的人》这几本书放进来,但是考虑到它们要么销量没有那么好,要么直接可以归为超级无敌烂书。所以,我就不放了。
至于《黑天鹅》《活法》《长尾理论》之类的,我认为它们更适合归到“啰啰嗦嗦&不知所云&名不副实”类,这里也不放了。
敬请期待后续书单。
『猜你感兴趣』
8、
9、
戳下面的在看心想事成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书痴读书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