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其实我们从出生开始,就会发现一个现象:在学生时代完成学业,在工作时代完成事业,学生时代基本上是一个标准,就是这道题会做,做出来了就给分;这道题不会,做不出来,或者做错了,就扣分。
而且在学生时代的目标也是一致的,考上理想的大学。一旦考上大学的那一刻,自己的人生状态基本上就已经更换赛道了。
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大学,接触不同的人,给自己带来的状态和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人生中有很多事情其实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或者说不是按照自己的期待那样去实现的。
也许在大学之前,自己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可是一到大学后,就会发现自己是暗淡的小丑,默默无闻。
这不是自己的错,而是自己在原先的环境中,自己是佼佼者。
只不过更换了一个新的环境,自己一开始是不适应的,但是慢慢就会适应了,甚至可以进行弯道超车。
2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至于故事的选择性怎么来定?这是需要自己去思考的。
当一个人从学校毕业后,开始工作了,那么接下来就会开始有分水岭了,有些人拿了高工资,有些人拿了低工资;
有些人是干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有些人是干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有些人几年下来,换了很多份工作,有些人几年下来,只干一份工作。谁对谁错,并没有什么定论,也不用去刻意评判。
但是有一点需要弄清楚:我们无论走多远,发现自己这辈子应该干什么,是需要自己去确定的。
随着工作的深入,慢慢就会发现一个现象:无论选择做什么,都要从头开始,都要从零开始,而从刚开始的起步,到最后成一定气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这个过程对于自己来说是一段艰难的岁月时光。
3
很多人做到中途就放弃了,但是也有一些人做到中途还在咬牙去坚持。这个过程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种选择。
其实说到这里,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一生换了很多职业也好,一生只做一种职业也好,最后的结果无非就是证明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至少这一生都在证明,这就足够了。
如果有条件的,有选择的,那就要想清楚:与其在很多事情上去试错,还不如坚定不移选择一份事业,全身心投入进去,全身心坚持到底。
哪怕再苦再累,自己都要积极向上,乐观而坚强。
4
有多少取得一定成就的人,最后发现就是找到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找到了自己可以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自己的每一天都是新鲜的,自己的每一天都是斗志昂扬的,自己的每一天都是幸福而踏实的。
就像朋友相交,很多的朋友相交不是泛泛之交,而是世交。在世交的基础上,能够发现一个好处:自己这一代人能够成为很好的朋友,自己的下一代也能够成为很好的朋友。人生的意义点就凸显出来了。
所以我们无论是在选择事业上,还是选择人际交往上,不是要有始终思维,而是有终始思维。
最终的结果是什么?自己看到了吗?如果看到了,那就倒推一把:自己现在应该要做什么?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十八点心理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